首页 > 大秦扶苏:开局起兵靖难 > 第二百一十五章 折柳

我的书架

第二百一十五章 折柳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芷阳县。

  “卖馒头咯……”

  灞桥边上,人声鼎沸,扶苏看了看挑着担子从桥上走下的一个汉子,在心中祝愿他家附近没有一个卖瓜的老妇人……

  “馒头?”蒙毅微微皱眉:“此为宫中饮食,何时传到了民间?”

  这都是几个月前的老黄历了,看来你没有逛过长阳街大市……扶苏从怀里摸出一个口罩戴上:“这不好吗?商贾兴盛,黔首富足,一片祥和之像!”

  这并非是担心周围人的行程码是红色,而是为了防止飘飘荡荡的柳絮。

  灞桥边上的岸堤上,遍植着两行垂柳。

  此刻吹面不寒的春风吹过,白茫茫的柳絮漫天飞扬着,仿佛隆冬时节的鹅毛大雪。

  柳色如烟絮如雪,这正是被后人称为长安八景之一的‘灞柳风雪’。

  但此情此景,美则美矣,却只宜远观,对于置身其中的扶苏来说,却不那么美了。

  见到扶苏戴上了口罩,蒙毅心中一阵无语,他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,闭着嘴巴哼道:“陛下,还有多余的吗?”

  扶苏摇摇头,示意地主家也没余粮……

  他今日是出宫溜达、不,是访查民情来的,无意间碰到了正准备前往南郡赴任的蒙毅。

  至于蒙毅拖了这么多天才启程赴任,则主要是因为这个月一直没有什么黄道吉日……

  是的,黄道吉日!

  这一时期的秦朝按照吕思勉先生的话来说,是一个鬼神数术的世界。

  当年轰轰烈烈的挟书令之下,所不去者惟医药、卜筮、种树之书。

  而卜筮之书,就是后世里在很多地方都出土了的《日书》。

  嗯,相当于后世的黄历。

  无论是大小官员,亦或是黔首隶臣,大家都是按照日书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的。

  比如‘建’日是好日子,这一天可以去应聘官府小吏;

  ‘除’日就惨了,这一天不仅抓不到逃跑的奴隶,也打不赢占山为王的盗贼;

  ‘盈’日还行,这一天可以修马厩、盖房子、女人也会逼着男人交公粮,所以每到这一天,扶苏就变得苦不堪言……

  ‘破’日则什么事都不能做!

  而在《吏》这一篇中,官员在神秘力量的支配下,会变得喜怒无常。

  比如‘子’日,早晨去见上司,他会认真听完,晚上见就不听了,黄昏去见他,他会让你改天再来;

  ‘丑’日,早晨去见他,他会对你大发脾气,晚上见他则会受到表扬;

  ‘寅’日,白天去见他,他根本不会见你,你只能晚上再来;

  ……

  工作如此,生活更如此。衣食住行,婚丧嫁娶,生老病死,全都和吉凶时日相关。

  所以蒙毅拖了这么久才去赴任,也不是不可以原谅的……

  “陛下总是便服出宫,这让臣万分担心啊!”蒙毅捂着嘴瓮声瓮气的说着。

  “臣也是这么想的!”一旁的蒙恬也附和着说道,只是他并没有捂着嘴,而是大咧咧的任由柳絮挂在唇边。

  今天送走了蒙毅之后,他就要赶在天黑之前,动身前往上郡了。

  作为一名苟道高手,难不成我会告诉你们,刚刚那个卖馒头的汉子,其实是一个以一敌十的剑士?而那个又从桥上走了一遍的矮个男人,其实是个一身疙瘩肉的技击士……扶苏微笑摇头:

  “只此一次,下不为例!”

  说完,扶苏看着嘎吱嘎吱作响的灞桥,转头看向蒙恬问道:“太仆觉得,若是将浮桥拆了,改成石板桥会不会更好一些。”

  “石板桥?”蒙毅看了看横跨灞水两岸的木桥,一时陷入沉思。

  “陛下未免有些、嗯,异想天开!”蒙恬略微斟酌了一下,但还是决定用词严厉一些。

  毕竟这一时期的桥梁主要以浮桥为主,平时供人通行,当船舶驶来的时候再将浮桥解开,不妨碍通航。

  而渭水边上的之所以能够修一座石木结构的固定桥,主要是渭水泥沙量大,已经不具备通航功能了。

  但灞水不同,灞水支流众多,河道弯曲,到了夏季之后降雨增多,灞水极易发生洪涝灾害。

  比如去年夏天,灞水冲出河堤,将庄襄王修建的芷阳宫都给淹了……

  “太仆担心的,莫非是灞水水量过大,不利于造桥?”扶苏看着飘着一层柳絮的灞水问道。

  蒙恬点点头说道:“此其一也。但更多的是造桥花费太大,得不偿失。现有的浮桥已经足堪大用了,没必要修一条和渭水桥一样的永固桥梁。”

  蒙毅见扶苏的眼神有些不以为然,于是换了个角度说道:“陛下可知道渭桥花了多少钱?”

  扶苏摇摇头,那是秦昭襄王年间的事情了,当时是为了将咸阳宫和兴乐宫连接起来,而且一条载重量不过几吨的桥,应该花的不多吧?

  蒙恬接过话头说道:“据臣所知,最初动工时说是三年完成,花费不过百万钱。但最终却修了十年,耗钱过亿!”

  “这么多?”扶苏惊叹出声,那时候的秦国货币还是很值钱的,毕竟天下列国并起,市面上流通着不同种类的钱,往钱币里参杂质降低贵金属的含量,是作死的行为。

  不过扶苏旋即点头说道:“这钱花的值!”

  蒙恬睁大眼睛,眼睛中带着几分赞许:“陛下何以有如此言论?”

  “太仆这是在考较朕了!”扶苏笑了笑接着说道:“昭襄王初做渭桥,是为了连通南北二宫,但后来地持续投入,则是为了出武关,通巴蜀!”

  他说的南北二宫,指的就是秦昭襄王时期,咸阳城开始逐渐向南扩张,在渭水南岸修建了极庙、章台宫、上林苑等宫室。

  所以渭水北边以咸阳宫为代表的宫殿称为北宫,南边的章台宫等称为南宫。

  渭水北边的宫殿多为皇帝寝宫,所以守卫皇宫的禁军被称为北军,而渭水南岸多为政府机构,由大臣管理的军队就被称为南军。

  汉、唐的南北禁军就是从这一时期延续的。

  而在秦国,卫尉杨端和统领的军队为北军,中尉辛胜下辖的咸阳戍卒,以及虎贲将军杨熊统领的蓝田大营为南军。

  至于扶苏搞出来的羽林军、期门军,则是他个人的军队,只效忠与他个人,不列入国家军队序列。
sitemap